今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行动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对于“人工智能”,公共交通行业不仅在做加法,也在发挥乘数效应,推动效能变革。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公共交通行业尤其是公交车运行安全可通过AI技术实现多维度的优化与保障。小编在本文中整理了三个地区案例。
深圳: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城市交通服务,正在成为深圳
智慧交通发展新常态。
随着智能智造在公共交通场景加快应用,在深圳,拥有最新自动驾驶技术的“AI公交”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街小巷,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自2024年8月启动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试运营以来,深圳已实现首批4条“AI公交”线路常规化运营。
作为AI技术在城市交通典型场景应用的创新实践,深圳“AI公交”是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公共交通系统,集成L4级无人驾驶系统,嵌入智能调度系统,融合了5G车路协同、多传感器融合感知、高精地图定位等前沿科技,实现毫秒级路况响应与精准决策。
据深圳巴士集团介绍,与2017年开通的全球首条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线路相比,该集团新上线的首批“AI公交”在技术和政策层面均有所创新,从车路协同到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兼顾,实现了从部分自动化到高度自动化,能够精准实现车道线识别、红绿灯信号识别、超车变道等复杂操作,为乘客带来科技感十足的出行体验。
南京:
今年以来,南京公交与蚂蚁集团合作的“互联网出行与实时公交数据相融合的线网优化与客流预测AI大模型2.0”(简称“小蓝鲸”线网大模型)取得阶段性成果,让公交线网优化工作从“经验决策”升级为“数智决策”。
“小蓝鲸”线网大模型一方面可以精准解析200米网格内地铁站、公交站、社区枢纽的客流规律,捕捉出行末梢的“毛细血管堵塞点”,优化公交资源供给;另一方面,面对线路重复与客流不均双重挑战,该模型依然“有条不紊”,能分析大客流走廊,开展线路重复度分组,找出可整合线路、可调整站点,进行方案优化和效果评估。
南宁:
近日,南宁公交集团紧跟AI领域发展趋势,聚焦DeepSeek大语言模型算法,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一系列新进展标志着南宁加速迈进“智能公交”时代。
作为服务全市530万常住人口的公共交通主力军,南宁公交集团拥有公交线路313条,运营车辆近2000台,日均客运量达40万人次。面对城市交通网络升级和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集团积极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运用需求,采购适配DeepSeek运行的高性能服务器设备并本地化部署,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交通场景运用,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初步形成自主可控的AI能力并保障数据安全,并预留升级扩展功能,为城市公交的线网优化、智能调度、安全管理、车辆运维、智能充电、智能客服等场景运用赋能做足准备。
台州:
台州公交集团紧跟最新技术,基于开源框架DeepSeek-R1成功实现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完成集团内部制度库与公交运营数据的深度融合。该系统不仅为员工提供智能化工作支持,还面向市民逐步开放公交信息查询服务,标志着台州公交在数字化转型中迈入“AI+交通”新阶段。
未来,各地区公交将持续深化AI应用,引领城市公共交通迈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新时代,为智慧公交建设贡献更多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