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物联网>资讯列表>强强联合!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迎来新发展

强强联合!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迎来新发展

2022年10月27日 13:13:02 人气: 23566 来源: OFweek储能网
  储能市场日益火爆。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储能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安全问题频发,一些安全性较高的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发展快速,如全钒液流电池。
 
  值此良机,钒钛巨头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钒钛股份”),结合自己深耕钒系产品积累的技术经验,依托攀枝花当地丰富的钒矿资源,近年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上加速布局。
 
  强强联合
 
  2022年10月26日,钒钛股份发布公告,在四川省成都市,钒钛股份与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国电投西南院”)、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连融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三家公司将围绕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展开合作,主要合作内容如下:加强行业前沿关键技术应用,推广相关产品应用,对行业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等。
 
  本次战略合作主要针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相关的以下四个领域,针对具体情况,也可能有增减。
 
  第一,编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的发展规划。
 
  第二,协同共建全钒液流电池相关项目。
 
  第三,创新发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商业模式进行。
 
  最后,组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创新联盟。
 
  渊源已久
 
  据维科网储能了解,本次合作不是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第一次合作。
 
  自2021年9月以来,双方已经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展开了多次合作。
 
  最早是在2021 年 10 月,钒钛股份旗下一家子公司,与大连融科旗下两家子公司签订了《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工协议》和《三方合作协议》。
 
  签订协议的三家公司分别为:钒钛股份全资子公司攀钢集团成都钒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大连融科下属控股子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大连融科下属参股子公司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
 
  随后,2022 年9月,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续签了商业合同,合同内容主要有两项:全钒液流电池用钒储能介质委托加和钒储能介质购销。
 
  第三次是2022 年 10 月,钒钛股份与大连融科继续在钒电池储能领域布局,两家共同出资建立了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钒融储能”),钒钛股份持股51%,大连融科持股49%。
 
  最近一次自然是本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围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展开一系列合作。
 
  钒融储能
 
  钒融储能是钒钛股份和大连融科合资成立的储能公司,身处储能产业上游,业务针对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解液,涵盖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解液的技术研发、加工、生产、销售和租赁。
 
  钒融储能的钒电池储能布局包含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截止今年结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建设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解液产线,产能目标是2000m3/年。
 
  第二阶段,2023-2024年,结合到时候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市场的发展情况,公司可能会扩建电解液产线产能至6万m3/年。
 
  不同“钒”响——大连融科
 
  大连融科成立于2008年,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领域布局已久,目前储能装机量已达55MWh,放眼全球,也是数得上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服务商。
 
  产品方面,大连融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根据适用的储能规模不同,主要有三个系列的产品,分别是VPower系列、TPower系列和UPower?系列。
 
  VPower系列适用于大规模集中式ESS站建设;TPower系列每个标准单元容量为500kW / 2000kWh,可根据需要多台串联;UPower?系列尺寸较小,专为室内适用而设计。
 
  项目方面,大连融科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在建与投用的储能项目装机量超55MWh。
 
  大连融科的储能代表项目是100MW/400MWh的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国家示范项目,另外还有10MW/40MWh的国顺乐甲网源友好风电场储能项目、160KW/640KWh的澳大利亚赫伦岛储能项目等。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