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山东港口队依托山东省港口集团建设,在山东港口13个港区下设4个基地、23个队站,共有指战员700余人,服务范围涵盖山东省青岛、日照、烟台、潍坊、滨州5个地市。
2024年以来,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导和依托企业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要求,坚持锻精锐于实战、探新径而图强,主动融入驻地应急救援体系,助力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为维护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一、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助力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基础。一是锚定“练”字提升硬实力。建立“队伍半年考评、基地季度考核、大队月度考核”三级考核管理机制,细化“早操、昼训、晚练”工作任务。组织应急救援指挥能力提升培训班、“CDSA舟艇(海岸际)基础救援员”培训、“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管理培训班、战训业务大讲堂等活动,水陆两域双轮驱动,夯实应急救援专业能力基础。二是锚定“赛”字提升影响力。实施“基地人员点名”的模式组队,选拔各基地精英开展赛前组队常训,先后取得第三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竞赛团体三等奖1项,省级行业赛事团体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扩大队伍竞争力、影响力。三是锚定“战”字提升战斗力。以专职救援队伍带动兼职救援队伍建设,构建“专职+兼职”的应急处置模式和“兼职先期处置、基地常态应对、队伍专业攻坚”的梯次救援格局。按照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出台《关于规范和加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协助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建立135支、总人数6300余人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开展安全应急技能培训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全覆盖驻队轮训103场次,全面提升一线生产单位“灭早、灭小”能力。
二、加强协同合作,凝聚助力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合力。一是强化联训联演。在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山东港口队与邻近国家危化救援青岛炼化队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3场次,组织液化气泄漏爆燃、苯罐闪爆泄漏等危化事故救援实战化联合演练2场次,牵头组织青岛区域海洋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拉动演练,参加烟台、潍坊海事局组织的海上危化品泄漏处置演习,提升多专业救援力量联合作战能力。二是强化联勤联动。发挥国家专业队区域辐射作用,所属4个基地纳入驻地政府应急救援调度体系,与政府应急队伍、企业专职应急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紧密协作,建立联合勤务、联合行动有关机制,做到任务共担、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力量共建,打造多力量、一体化应急救援的新格局。三是强化联调联战。主动探索“当地海事部门+山东港口应急队伍+社会海洋灾害应急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模式,与山东海事局、青岛海事局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座谈交流、联合指挥;与潜水救捞协会等单位达成战略合作进行联合调度,于2024年成功联合营救海岸被困群众2人。
三、聚焦“一专多能”,探索助力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模式。一是常态组织基层防灾培训。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契机,盯紧基层末梢、突出培训重点,采取案例警示、体验互动等形式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参培人员达4000余人。承办应急管理领域培训班,80余名驻地企业主要负责人接受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关键少数”专业能力。二是主动开展基层应急服务。开展“三个一”消防内部评价行动(一次全港区、一轮全覆盖、一个全评价),从防火安全合法性、防火安全管理、建筑防火、防火设施和单位专项五个方面认真检查评价,编制出具《内部评价报告》。同驻地26家相关重点单位签订《应急技术服务协议》,定制开展安全评价、视频监控巡查、安全信息咨询等服务,同时将服务模式推广至驻地140余家生产单位。三是前瞻抓好基层预防检查。推动基层应急救援模式向“防”前延,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将隐患问题进行清单式管理、动态清零,组织4个基地防火检查员轮换到5个地市、13个港区开展融合互查,重点查纠驻地140余家企业重点部位“灯下黑”问题。2024年共开展检查4000余场次、检查问题隐患16000余项。